螺纹、二次顶出及回位机构详解

[复制链接]
ug9.0发表于 2014-5-25 15: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模具顶出方面的结构非常的多,今天的文章讲解关于螺纹及二次顶出方面的技术,在这些技术之外,还包括了常见的几种回位装置,下面是具体内容。
有螺紋之成形品取出方法,成形品有螺紋場合﹐脫模方法有下列三种﹒
        1) 型模螺紋部分模
        2)型模螺紋部置入嵌入件﹒
        3)成形品在型模螺紋部回轉﹒
(1)型模螺紋部分模
        此种方法适合於外螺紋(陽螺紋之型模构造﹐制造亦較簡單﹐能确實脫模)﹒但成形品螺紋部有擠入分模線之廢邊產生﹐成形品之后加工﹐与契合件之配合形成故障﹒
(2)型模螺紋部置入嵌入件
        型模构造不能使用分模及回轉旋出者﹐型模构造簡單之場合可使用置入嵌合件法﹒但使用此法時﹐成形品頂出后﹐必需將嵌入件取下﹐成形品為外螺紋之場合﹐由於收縮﹐取出容易﹐但如為內螺紋之場合﹐則置入之嵌入件与成形品之接角面積大﹐取出不易﹐由於成形品之材料及接触面積大取出困難﹒
(3)成形品在型模螺紋部回轉之場合
        一般蓋件等為有內螺紋之成型品﹐大多使用回轉自動旋出﹒此咱場合﹐成形品与型模任一件回轉﹐并作退出運動﹐或一件僅作回轉﹐他件退出運動﹐但對成形品必需有滑動定位(回轉止動).
        成形品外周滑動定位﹐有點狀澆口之型模﹐開模同時開始回轉之場合﹐成形品与型模螺紋部之脫模﹐由於分模面之壓開﹐分模面脫模抵抗大﹐成形品螺紋發生破斷﹒為使能防止此項疵病﹐螺紋退出作用之速度﹐必需設計与分模線開模机构之速度相同﹒再者﹐在成形品螺紋部以外有脫模抵抗較強處所之場合﹐与回轉開始之同時﹐必需有相同速度之頂出作用﹒
        回轉傷雖在型模之固定側及可動側中俱可設置﹐但一般成形机設置於噴嘴及頂出机构之反對側﹐由於注道﹐流道之配置及頂出關系﹐回轉机构設置於可動側﹐在型模构造上及成形能率上具屬有利﹒
1)成形品外周有滑動定位之場合
1-4.jpg
        圖13為外點狀澆口﹐圖14為內點狀澆口﹐俱使用特殊之頂出梢﹐刮料板等將其頂出﹐於開模間螺紋(a)回轉紋數次后﹐在型穴中或心型上脫离﹐成形品自然落下﹒
5.png
        圖15為成形品滑動定位及型模心型等位置於可動側之場合﹐回轉終了﹐成形品頂出H及h段﹐脫模落下﹒
如圖所示﹐H>h之場合﹐必需裝置頂出梢(b)之頂出机构﹒圖13~15所示适用於脫模時﹐澆口自動切斷者﹐側向澆口之場合﹐流道与成形品同時移動﹐必需設置同速之頂出机构﹒
2)成形品內面有滑動定位之場合
6.png
        圖16為內側平面部有滑動定位﹐(a)一面回轉﹐一面移動﹐當螺紋模之后﹐滑動定位仍然附著﹐必需另裝除去裝置﹐使成形件能自行落下﹒
7.png
        圖17為內側面有滑動定位之外螺紋場合﹐(a)回轉﹐依成形品螺紋之螺距﹐將螺紋旋出﹐然后必需使用頂出梢(b)將其頂出﹒
8.jpg
        圖18﹐圖19內側面有滑動定位﹐僅有(a)回轉而(b)固定, 螺紋旋出脫模后,經由刮料板將其頂出.  刮料板之作用,有使用頂出梢,  彈簧等各种方法.
3)成性形品端面有滑動定位之場合
       9.jpg
        圖20, 圖21所示之成形品端面俱有滑動定位上, 為使其能自然落下, 必需另裝頂出裝置(a).  小型成形品而有側向澆口之場合, 不能將成形品直接頂出,  需与流道一併頂出,再者無不需特別設置滑動定位, 可用澆口作為端面設置之滑動定位.  但對軟質材料之場合,  如無相當大之澆口, 有剪斷之可能.
4)一面回轉,一面作往復運動之小齒輪連結方法
10.png
        圖22 示一面迴轉一面作往復運動之心型@与小齒輪  直接連結, 圖23示@与  使用間接連結.  往復運動之滑動扺抵抗,  圖23 者較小,  能圓滑作用,往復衝程較大,  圖22中則強度較為良好, @中設質有心型梢之場合,与圖22 所用者並物無差異.
5)螺紋心型之驅動方法
11.jpg      
        圖24, 25利用開模沖程者.圖26, 圖27設置有油壓及電動機等各別之動力者,  其优點為迴轉開始,停止等之時點能自由控制,  但必需有動力操縱裝置.  成形品螺栓迴轉數多之場合,  圖27 所示之驅動方法為最良好者.
點狀澆口之主注到道一流道之頂出
        側向澆口在成形面中有流道一澆口之場合,  成形品可与之同時脫落,自然脫落容易,但點狀澆口等場合,  自然脫落困難.

  12.png
         圖28 所示無流道剝離機構之場合, 必需以手工脫模. 型模构造最為簡單, 但成形能率低, 少量生產以外場合不予使用.

13.jpg


        圖29 為設置有流道刮料板, 但在剝離狀態, 注道部分懸挂于流道刮料板孔中, 不能自然脫落,  此種情形應在A部設置頂出稍   ,  必要時使用空气壓力將其壓脫.
13-1.jpg
        圖30 所示為較簡單之构造,完成加工工數較少,流道長L比 l為大,如 l 深於以上場合,流道浮起時,形成嵌入于型模板策側狀態,不能自然脫落.再者,冷卻時間長之場合,流道一部分彎折,一都度浮起之澆口部頒,仍將彈回退入于型模板側.
        再者, A部頒有縱向龐旁邊發生, 此等處所附著而不脫落.  此外, 成形品配置于注道之直下者, 注道定位稍不能裝置, 使不適使用.  但無需使用彈簧及引長裝置等裝置, 並于開模同時, 澆口即可切斷等利點.
14.png
        圖31之优點及缺點大致相同,使圖30中之A部不附著,流道之一部嵌入于型模板側,亦能體度浮起脫落.
  但是注道頂出稍較可動側裝接板為長甚大,不能使用于無中心部頂出桿孔之成形機,  及中心頂出孔不夠深之成形機上. 15.png
        圖32 為鋼筆套等細長成形品所用者, 在固定側型模板內設置頂出板, 經由頂出梢將流道頂出,  此僅使用于限定之成形品形狀.   
兩段頂出
(1)用     途
         使用刮料板頂出場合,  刮料板內側將成形品凸緣部頂出, 此部份仍與刮料板粘著,  必需更有任何方法將此自成形品上去除.  此種情形時, 為時能形成自動脫模,  必需有兩段頂出機構.
        圖33示刮料板與頂出梢之方法, 圖34為將有凹陷之成形品, 使用兩組出板,  作兩段頂出, 使形成強制頂出之例.
16.jpg
        兩段頂出之場合,  兩組頂出沖程必需有所差異, 沖程大側同同時或較遲作用.成性機頂出機構為壓力缸及其附件,  以及定位桿及其附件, 前者之場合, 一方由固定側, 使用螺桿,鍊條及環等, 依開模沖程引長, 另一方由成形機之頂出機構作用, 能形成兩段頂出作用.但后者場合, 兩組必需由同一方向作兩段頂出, 兩組頂出機構必需有頂出沖程定時及沖程調節機構.
(2)兩段頂出之定位及沖程調節機構
1)彈簧法
17.png
        圖35為頂出之一方經由彈簧作用者,制造容易,安裝位置小,為最簡單之機構.但不能承受過大之力,作用不确實.
2)壓力缸法
18.png
        圖36 為使用壓力缸代替彈簧, 作用确實,  定時能自由調節. 但安裝位置較大,  成形機及型模較小時不能使用, 再者,  油壓泵及空气壓縮機必需有專用之控制設施.
3)凸輪法
19.png
        圖37示使用凸輪代替彈簧及壓力缸, 作用确實,無須需其他附屬設施.但由固定側伸出之凸輪挺桿,必需安裝對成形品取出無妨礙處所.
4)夾顎法
20.png
        圖38示(a), (b)兩組頂出板,  (a)組直接由 (c)頂出, (a)組以夾顎(d)與(a)連結,  在作用行程中經(d)施行兩段頂出.
5)設置滑動件之頂出板
21.png
        圖39為刮料板與頂出梢同時作用, (a)之直下方有滑動件, 由于此滑動件之移動, 頂出板在作用過程中, 刮料板停止作用,施行兩段頂出.再者,(a)及(b)之接触面必需光滑.
頂出板超前退回機構
        使用分模及側向心型之型模中, 裝有頂出梢者, 開模之際, 頂出梢必需在滑動件退回之前确實先行退回,否則兩者發生沖突而破損.
1)彈簧法
        圖40為應用彈簧作頂出板之超前退回機構, 此種場合型模构造及加工最為簡單, 裝置位置亦小.
22.png
        但頂出梢者有發生住之場合, 使超前退回作用不确實, 滑動件與頂出梢沖突, 型模破損.  再者, 頂出沖程大者,  彈簧壓縮比變大, 使用相當強度之彈簧,  頂出板在作用過程中亦不超前退回, 盡量避免作用.
2)環節法
23.png
          圖41示使用環節,作用确實,不致發生故障,但由固定側伸出之作用桿(a)長度長,必需裝置于 成形品取出無妨礙之處所.
3)搖桿法
24.png
          圖42示使用搖桿之場合,起其优點及缺點与使用環節者相同.但當頂出板復歸完了時,及必需解脫,.更需對定時調節注意.
4)齒輪法
25.png
         圖43所示使用齒輪之場合,作用确實,與環節法相同,有關成形品之取出考慮,必需與環節法及搖桿法相同,與其他方法相異點為頂出板之作用,往復運動等由齒條實施,必需考慮頂出板頂出作用之穩定.
5)油壓缸法
         此種方法之機構之优點及缺點為:在兩段頂出場合,作用确實,定時亦可自由調節; 缺點為裝置複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UG网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